“瓶改管”是提升城镇燃气餐饮场所本质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。近日,鲤城启动美食街(鲤城段)餐饮场所“瓶改管”试点改造工作,预计用一个月的时间,实现从“坛子气”到天然气的转变,更好地守护居民群众的“烟火”安全。
美食街里餐饮商户多,其中大部分商户一直使用瓶装液化气,为改变这一状况,进一步筑牢安全防线月,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联合市城市管理局、鲤中街道、泉州燃气公司将美食街确定为“瓶改管”示范街区,计划为美食街餐饮用户预留天然气气源接口。
“在日常检查中,我们得知个别餐饮用户存在使用劣质管阀灶、未及时关闭阀门、因火力不够违规使用可调压阀门、加热钢瓶等用气安全风险隐患,液化气瓶在后厨就像一颗‘不定时炸弹’,因此改造工作非常有必要。”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万淇芳介绍,对餐饮用户来说,使用天然气还具有经济实惠、清洁环保、安全无毒、方便快捷等优点。
为了顺利推动改造工作,启动前期,相关工作人员主动上门、耐心沟通,成功说服广大餐饮商户去参加了。据介绍,此次改造遵循“应改尽改、能改则改”原则,针对各商户的情况,实施“一户一策”个性化服务方案,根据商户真实的情况,对工程安装费用给予一定优惠,最大限度减轻商户的经济负担。“泉州燃气公司还将提供缩短报装时限、管道预埋设计等服务,最大限度方便商户。”万淇芳介绍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不同于商户单独安装燃气调压柜,此次改造采用“化零为整”策略,即新建一台RX-800C燃气调压柜,对美食街餐饮燃气实行整体调压,同时敷设埋地管,将燃气低压接口预留至美食街商铺门前。“通过整体调压柜管控、分户预留方式布局,最多可容纳100户商家接入,确保区域燃气输配稳定。”万淇芳和记者说,整体调压不仅仅可以帮助商户在改造过程中节省一笔安装费用,后期使用的过程中也更便利安全。
“虽然改造初期需要一笔投入,但从长远来看,使用管道天然气更安全可靠。”某姜母鸭店负责人陈先生给记者算了笔账,按照目前的经营,店里每个月要换掉十几瓶液化气,要消耗三四千元,改用管道天然气后,每月预计可节省费用近三分之一。“以后还少了换液化气瓶的麻烦,在营业高峰期,也能更快出餐。”
随着“瓶改管”改造工程的顺利推进,美食街(鲤城段)正在悄然发生明显的变化,更为安全的管道燃气将走进每一家餐饮门店。接下来,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,逐步降低辖区餐饮场所瓶装液化石油气使用比例,让广大餐饮商户用上更实惠、更安全、更环保的管道天然气,打造一个更为绿色低碳的街区环境。